腾讯新闻《十三邀》首秀!这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反电视”产品试验 | 全媒观
每个人都是带着成见看这个世界的,如果你不带着成见,那么你对这个世界根本就没有看待方式。
——许知远
“我找不到一种表达方式,来描述此刻的中国社会和我自己。”于是,许知远尝试用影像去对抗这种失语,带着顽固的“偏见”与这个时代碰撞,等待这些“偏见”被打破或者再次印证。这次,他的对手是罗振宇。
访谈之前,罗振宇说:终于有这样一个机会,在一段相对充裕的时间里完整的表达我的商业逻辑。而许知远说:创业两年以来,最大的困惑是依然无法接受商业逻辑,包括如何将读者、听众、用户转化成真正的购买者,而逻辑思维在这方面非常成功。两个对世界有着迥异认知的人,一场毫无准备的对话。腾讯新闻祭出的这次交锋,火花四溅。
如果不是这次谈话,也许无法想象:对这个世界有完全不同认知方式的两个人如何越过成见,在不改变自己价值的基础上达成理解。
“勉强的创业者”与“卖胶囊的人”
“我是一个不太靠谱的作家,试图去捕捉时代的精神,却又厌恶时代的流行情绪;一个勉强的创业者,努力获得商业上的成功,却又不完全相信商业上的逻辑;开了一家书店,书店里只卖我想看的书。”节目预告片中,许知远这样介绍自己。他更像一个时代的旁观者,语言审美上的依赖,让他有洁癖。比起行动派,他说更想对自己的智力和写作负责。
#视频:《十三邀》第一期预告片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j0300jo23ku&width=500&height=375&auto=0
而在见到罗振宇之前,许知远给老罗的定位是——卖胶囊的人。“他将知识放在胶囊里,速效救心丸,然后你就吃下去。”而对于被新媒体运营者奉为圭臬的罗辑思维模式,许知远的观点是:这是个人宗教式的商业群体,它创造了一个以知识为中心的群落,面对一个社会转型的困惑,为这种困惑提供巫师般的心灵按摩。很显然,他无法完全接受这套将知识实用化的商业逻辑。
“唱挽歌的人”与“冲浪的人”
行动派的罗振宇,认为效率是宇宙的总法则,他明确表示不做一个理想主义者,要做一个现实主义者,“理想主义的东西在我们那一代人中,其实都是孔雀的尾巴,是为你的青春期开屏所用的东西。”他将自己定位成一个买卖人,不想改造世界,只想让自己这一生,变成最好的自己。而这,正是“活在当下”的最好注脚。
这种认知上冲突贯穿整个访谈过程,一个面对信息时代的喧嚣和失语表达了相当的忧虑;而另一个则坚定的表示“要和00后一起玩手机,绝不和浪费生命的人一起唱挽歌。”如果说设置冲突成为许多视频节目谙熟的套路,那么这一期的《十三邀》从头到尾都建立在一种认知冲突之上。
许知远这样评价罗振宇:“他让我想起一首歌《surfing in the US》,他是surfing in China,这是一场漫长、兴奋又令人疲倦的谈话,我被罗振宇的坦诚打动,他是一个值得交谈的朋友,一个我们彼此间对对方都充满保留,但仍然可以彼此欣赏的朋友。”访谈者与被访者都带着自己对这世界的成见,而这种碰撞,并不为了给出标准答案,它只是引起的你静下心去思考,这个多元价值的时代。
互联网解构并重塑了话语场,庞大的人群涌入,海量的意见表达,汹涌而来的各种各样的碎片化信息。内心世界的失序,让我们无力消化这突如其来的兴奋与疲倦,反而陷入无情无尽的失语、躁动和不安之中。
而这种不安,呼唤着一种更深层次的表达,回归镇定和幸福。阅读这个时代的方式不止一种,十三邀提供了一种新的渠道,新的语言方式。
表达视角:作为时代切片的人
观察一个时代,不按照政治、经济、文化的八股,也舍去物质、精神的二元论,聚焦这个时代中那些有个性和思考能力的人,让他们成为观察和理解这个世界的入口。《十三邀》通过十三个人切片社会,捕捉那些新生和正在变化的临界点。这些变化,让我们更好的理解所生活的这个时代。
#视频:精剪版许知远对话罗振宇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z0300nu2jbx&width=500&height=375&auto=0
在这期节目中,罗振宇这样定义自己在时代中的角色:一个小丑。“一个大厅里,开着无数的门,每一个门口都排着长队,他都不敢离开这个队,而一个胖子干了件事,每天早上花一分钟时间像个小丑一样在这个大厅里跳来跳去,推开一扇陌生的门,说大家看一眼这个,一分钟关上了。”
十三期节目,十三个社会切片,他们各不相同,但都是这个时代的剪影,组合之下,形成了一种全新的表达视角:从人出发,回归时代。每一个观众也许都可以在这些切片中看到自己,找到自己在这个时代中的位置。而许知远,正是把这些切片放到显微镜下的人,是这场实验的操刀者。
节目呈现:反电视的操作逻辑
几代电影艺术家、理论家都深信“蒙太奇是电影艺术的基础”。通过镜头、场面、段落的分切与组接,对素材进行选择和取舍,以使表现内容主次分明,达到高度的概括和集中。电视节目是有编导的价值和意识掺杂其中的,通过剪辑的方式实现话语表达。
而《十三邀》不仅提供40分钟的精编版本,也可以看到2小时47分的无剪辑版本。这本质上是一种反蒙太奇的操作逻辑。没有脚本,没有主题,没有精确的笑容和表达。它体现了视频从业者的一种不满足,他们要更加坦诚的面对观众,从一种精致的拟态到一种或许带有几分粗粝的真实。
#视频:2小时47分无剪良品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m0300kama2e&width=500&height=375&auto=0
除此之外,纪实性质的访谈,不避讳访谈中的冲突和不和谐,而在电视新闻节目追求平衡的原则之下,许多镜头都是要剪掉的。举例来说,在视频中主持人和嘉宾同时持续沉默,在电视节目中恐怕要算空播事故,因为这造成一种失控,但在《十三邀》完整版中,你清晰的看到许知远和罗振宇在对话过程中的冲突和对抗,它就像一场滞后20天的准直播,而相对直播它又有更加精良的镜头和把控力,这是节目团队对观众的诚意。
行业属性:重新定义视频产品形态
2小时47分钟的完整版被切成了27个片段,每一个片段都有一个吸睛的小标题,受众可以选择最能击中自己的小切口去观看,服务于拥有互联网基因的年轻一代受众碎片化信息消费的习惯。
另一方面,以往理解的视频节目用户参与就是弹幕、评论、转发,而更高级的参与其实是思想的沟通性。以往是闭合式编辑方式,节目本身承载的是编导的价值,如何运用视频素材的组合来实现告知、教育受众的目的。而在完整的无剪辑的版本中,受众可以看到在节目录制开始前、结束后许知远和罗振宇的准备过程,甚至可以听到节目录制人员和访谈者的聊天画外音。就像一个开放式的内容厨房,观众见证了这个内容产品的生产过程,他在理解上有更大的自由度和可选择性,从编导的“他”视角,变成观众自己的“我”视角。
而无论是对于碎片信息消费的适配还是内容生产过程的开放,都重新定义了视频产品的形态。传统的以编导为价值为中心的,完整表达一个事件和思想的节目逐渐被有整有零的,去中心化的视频产品形态替代。《十三邀》开创了这种形态。
一个复杂而广阔的碎片化、信息化时代,一档从观察和体验出发,落脚与思考和内心世界的深度访谈节目会有市场吗?
深度阅读反弹:许知远的视频专栏
在一个高度功利化的社会里,机械化往往会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特征,在机械化思维影响之下,人们就拥有了一个说明书式的人生,它的每个程序需要信息来填补。“人们着迷于表象的交流和表达,但更深入的交流则被遗忘和忽略,就像吃了大量的快餐,似乎满足了饥饿感,但实际上什么都没有满足。”
然而快餐式的填鸭,带来的是一个更加荒芜的内心世界。于是深度的阅读欲望会反弹,因为追求内心的充实和秩序是每一个独立思考者的共同诉求。《十三邀》就是许知远的视频专栏,一篇2小时47分钟的长文章,在这篇文章中,受众在嘉宾身上读到这个时代,而阅读的过程,他也看到了中国最著名的知识分子之一,许知远的思考脉络、精细的表达方式,回归深入的交流。
探究这个时代的内心生活
访谈之前,许知远正在看一本叫《晕眩年代》的书,那是一战前以汽车为标志的加速年代,面对海量信息,人们感到眩晕,无法判断某件事情的重要性。许知远说:“我们就处在这样的时代。”从前相对稳定的有秩序的内心生活,被社交媒体打乱了,你要容忍失去安宁感。这个时代的内心生活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十三邀》用四个步骤去接近和呈现这些社会切片们的内心生活:许知远想要了解的;在对方公共身份中与他相遇,理解他所处的环境;进入个人空间进行思想的交流;一个知识分子的反思。
第一期节目的结尾,许知远说透过罗振宇,他听到了一些时代的脉搏:“每个人的心中可能都有两股甚至多股矛盾的力量,罗振宇像一个焦虑时代的心理按摩师一样,做一种精神的按摩,我不相信那些东西,但是我理解这些行动和思考形成的过程,而且我觉得社会中需要这样的声音,也需要我这样不相信这些速成,批评这些速成的声音。我们可以彼此间的制衡。一个社会不可能永远都生活在向前的奔跑之中,它需要向前看,向后看,向左看,向右看。需要很多不同的形态和思维方式。他们共同构成一个丰富的社会。”
半天时间,280万播放量的数据或许可以说明关于如何与这个世界相处的问题是每一个个体的时代焦虑。
录制结束,节目的编导说:本以为这样两个精力充沛的聪明人可以聊上一夜,到最后,聊累了,他们才发觉,其实自己也老了。可永远年轻的是什么呢?也许是他们对所处时代的好奇与追索。(全媒派:qq_qmp)